【藝奇日本料理】和牛岩板燒再進化,更貼近日本料理的藝奇,必選獺祭清酒冰淇淋,淋上清酒搭配火焰的超足分量午仔魚

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王品集團的餐廳一直是大餐的象徵。以前總覺得高不可攀,只有生日或特別日子才能奢侈地說出要去吃王品慶祝這種話。

甚至在坊間流傳一個都市傳說,如果你去王品集團的餐廳吃飯,跟他說你是來慶生,他就會另外給你生日蛋糕跟小禮物。

另一個調皮一點的,說如果你在意見卡上評分,有任何一格評到普通,經理就會立刻跑出來關心,問你需不需要多補餐點給你,即使你說不用,也會塞些禮物給你,通常是品牌馬克杯、或者是memo夾之類的周邊。

當然,我不太敢這樣做,要不就是真的慶生,不然就是真有覺得可改進之處,總想著如果人家做得很好,還給人差評,對認真工作的人來說,也太傷心了。

現今的王品集團的餐廳似乎已經不在餐後提供紙本意見卡,但這些回憶無疑在我們心中留下了與眾不同的情感連結,每回造訪王品集團的餐廳,就像是與一位老朋友重逢,既親切又熟悉,也帶著一點新的期待。

藝奇日本料理好吃嗎?

藝奇日本料理台北南京東店目前轉型為全日本料理的服務方式,新型態的用餐體驗值得一試。

以前的岩板燒需要自己動手,現在由全數由師傅或服務生代勞。價格方面,相較於外面動輒三四千元甚至更高價的日本料理,藝奇日本料理台北南京東店就算點到最貴的套餐,價格仍然親民許多。

當然食材細膩度、呈現、以及服務方式一定有所差異,不太能這樣比較,但這樣的價格對應服務及餐點,已是物有所值。

甜點中的獺祭冰淇淋佐甘果屬於必點品項,濃郁且細膩,畫下完美句點。必須事先訂位,年底前還有打卡送蟹腳的活動期間,兩人同行最划算。

整體而言,藝奇日本料理延續了王品集團餐廳一貫的特色,無論是兩人小聚還是多人聚會都非常合適,餐點也值得來試試。

藝奇日本料理訂位、交通

藝奇日本料理使用inline或是電話訂位,需注意的是除了南京東店,其餘店家供應的是和牛岩板燒,就是原先肉類主食會需要自己動手烤的供餐類型。

搭捷運的話,可以搭到
松江南京捷運站1號出口走210公尺

【點我打開Google Maps】

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二段67號
02 2521 0328

藝奇日本料理價格

自慢套餐 NT$980
贅沢套餐 NT$1380

另收10%服務費

兩種套餐差異
‧贅沢套餐比自慢套餐多一道揚物
‧手卷、湯品、釜飯、甜點內容相同
‧其餘菜色可選擇的餐點內容與食材等級不同
‧每道料理皆可額外單點

藝奇日本料理菜單

點選的皆為贅沢套餐,標示1、2代表二擇一之意。

先付1‧炙燒和牛刺身

以類似壽喜燒的手法呈現,將傳統溫熱的壽喜燒重新詮釋。上桌時看到的會是生和牛薄片包圍一朵棉花糖的模樣,由服務人員在桌邊以噴槍現場炙燒後,棉花糖就會融化在玻璃盤內凹槽,與裡頭的醬汁及溏心蛋融和,巧妙運用棉花糖來表現傳統壽喜燒醬汁中的甜味。

入口時能感受和牛的油脂香氣,伴隨著棉花糖緩緩化開的甜韻,尾韻還帶有一絲微辣提味。雖然炙燒過後失了幾分擺盤的形色,但也突顯了這道料理的即興本質,整體來說是一道富有創意的前菜。

先付2‧鮟鱇魚肝茄味噌

微型花園為發想,使用銨鏮魚肝,巧妙融合味噌茄子泥打造出泥土基底,再撒上黑巧克力碎與開心果海苔粉,創造出幾可亂真的泥土花圃,搭配蜷曲的豌豆苗與金蓮葉裝飾,豌豆苗破土而出的感覺,一直讓人想到童話故事傑克與魔豆,豐富了視覺層次,也為口感增添了微妙的層次變化。

先前的文章都提過,我對內臟是敬謝不敏,尤其肝臟更是無福消受,不過這道銨鏮魚肝茄味噌,或許是利用味噌來中和銨鏮魚肝的氣味,雖然還是能些微感受到肝類的特殊口感,但整體而言的接受度已算是提高不少,茄子泥的口感必須細細品味才能察覺,如果本身可以吃肝、但不喜歡茄子的話,可以選擇這道試試看。

蒸物‧北海道干貝茶碗蒸

這道北海道干貝茶碗蒸符合我說的,所食即所視,蒸蛋綿密細緻、入口即化,雖然干貝僅有半片,卻恰到好處地為整道料理點綴海洋的鮮甜。

蒸蛋內的雞肉處理得宜,毫無腥味,搭配白果、荷蘭豆,以及點綴其上的昆布鬆,是還不錯的茶碗蒸。

刺身‧極上刺身6品盛合

極上刺身六品盤包含了白魽、紅魽、鮪魚、鮭魚、干貝,以及被稱作深海紅寶石的胭脂蝦,搭配溫和不嗆辣的山葵,整體來說算是新鮮,雖然我其實不太敢吃生干貝就是。

擺盤以海邊沙灘為發想,盤底鋪上一層黃色細砂,服務人員會建議先夾到盤子,再沾取山葵醬油品嘗,避免一不小心直接從餐檯上跌落沙灘,就尷尬了。

壽司店中常見青魽、紅魽、白魽,雖然都稱為魽,仍有些許差異。科學分類上,青魽、紅魽、白魽都是鰺科動物,但白魽是擬鰺屬,紅魽與青魽是鰤屬,所以就這層面來看,紅魽與青魽血緣上是比較相近的。

有說法認為白魽跟竹筴魚比較親,但其實青魽、紅魽也可以算是,因為上述這些魚類其實都是鰺科動物,倒是青魽、紅魽體型都比較大,竹筴魚則是最小的。

以台灣市場而言,青魽價格通常最高,因為脂肪含量豐富,入口即化的油脂讓它被賦予魽魚三兄弟之首的美名,最佳食用季節在冬季到春季,在最冷冽的時節捕獲的青魽,價值更甚鮪魚,日本料理店若見到鰤魚,指的就是青魽,因為他的生長進程,讓它在日本成為一種吉祥的魚種,有出世魚之稱,象徵步步高升,在這篇文章中有詳細的介紹。

紅魽的最佳品嘗時機雖然是秋冬時節,但其實在台灣一年四季都吃得到紅魽,以取得容易度來看,相較於鮪魚、鮭魚這類氣味特色明確的魚種,紅魽的味道比較清雅,油脂豐厚程度介於白魽與青魽之間,生食熟食都得人喜愛,與青魽外表的比較,可以參閱這篇文章

相較於油脂豐厚的青魽、紅魽,白魽的肉質顯得清爽許多,細緻結實、富有彈性,口感可類比紅魽魚,但相對更為緊實,適合的料理方式也很多元,刺身、煎烤、清蒸或煮湯都有人喜歡,三種不同魚類切片的照片,有興趣者可參閱這篇文章

手捲‧和牛磯邊燒

服務人員會把推車推至桌邊,將海苔迅速輕撫過火爐、將其烤脆,然後包入米飯、和牛跟酥脆的牛蒡絲,份量很夠,這樣的製作過程除了賦予精彩的視覺饗宴,也確保海苔送到客人手上時、還能保持最佳口感。

和牛已經先用醬汁跟芝麻調味過,剛烤好的海苔十分酥脆,牛蒡切成極細絲下去油炸,呈現的也是酥脆的口感,與米飯及和牛口感形成對比,這裡的和牛不似印象中那樣較油潤,而是比較精瘦一些的。

磯邊燒是以海苔包裹食材的料理總稱,所以無論是海苔包飯、海苔包年糕、甚至其他食材,通通可以用磯邊燒來稱呼。

揚物‧海老佐濃蝦醬

將蝦肉以麵線裹衣下去油炸,搭配全蝦熬製的蝦醬,並以彩色胡椒、金棗,以及金盞花妝點。

外層酥脆度十分不錯,唯醬汁較難吸附在麵線外衣上,但蝦肉本身略顯乾燥,不過一旁的馬鈴薯泥調味恰到好處,胡椒的香氣為其增色不少。

雖然命名為濃蝦醬,但其實蝦味不至於太重,有趣的是,蝦醬中隱約透出類似蕃茄或洋蔥的風味,儘管經詢問服務人員確認並未添加這些食材,這樣特殊的層次感倒是為這道料理增添了一分意外的驚喜。

強肴1‧炭燒日本A5和牛

在岩盤上鋪滿粗鹽,以百里香點綴薰香,和牛的熟度恰到好處,肉質十分柔嫩,搭配清甜的芥蘭菜、蜜漬鳳梨、爽脆茭白筍與小蕃茄。

調味料是以小火保溫的紅酒醬,以一點白山葵提味,這樣的搭配過去在一些鐵板燒料理中不算少見,通常是煎過的和牛,搭配鹽之花與芥末,在這裡用紅酒醬跟白山葵,搭配起來會更細緻溫和一點。

強肴2‧火焰旨香午仔魚

將整尾對切好的午仔魚架在玫瑰岩鹽之上,一樣是用推車推到桌邊的形式,淋上清酒後點燃,藍色火焰熄滅後,隨即卸下到盤中,搭配醃漬鳳梨以及山葵椒鹽享用。

魚肉非常細嫩,搭配山葵椒鹽提味,是再適合不過的搭配,倒是魚皮口感比較韌一點,加上是光滑的質地,竟真有點皮衣的錯覺。

配菜中的醃漬鳳梨可稍微轉換味蕾,因為魚肉的份量滿足夠的,大概可以讓兩三個人吃,可以搭配不同的調味料品嘗。

午仔魚應是事先料理熟透才推到桌邊,畢竟短暫的火焰並不足以讓魚肉由生轉熟,這樣的桌邊炙烤更多是帶來視覺效果,為用餐體驗增色不少。

湯物‧海鮮味噌湯

海鮮味噌湯中除了常見的豆腐、海帶之外,還加入秋葵片,星星狀的模樣很可愛,仍保有一點黏滑口感,原本覺得味噌湯裡加入秋葵很新奇,後來才知道其實這是滿常使用的搭配,也被認為是增進健康的一種組合。

海鮮味噌湯裡的魚肉分量十足,使用的魚種不會固定,會依照當天進貨而有所調整,應也會賦予不一樣的滋味。

食事‧藜麥鮮魚釜飯

上層鋪了鮭魚卵,白飯中摻入了藜麥,搭配鮭魚碎肉、蔥花。

承襲了日本料理中以釜飯或炊飯作為最終選擇的傳統,確保食客盡興而歸、不會餓肚子回家,為整個用餐體驗畫下圓滿的句點。

釜鍋外表不大但實則頗深,份量跟前面的午仔魚一樣,兩三人吃都不成問題。

整體調味偏清淡,雖然鮭魚卵單吃當然很鹹,但因為飯量很夠,鮭魚卵拌勻後的鹹味就顯得淡薄,不過若偏好清淡口味的話,應該會覺得不錯。

除了藜麥鮮魚釜飯,還有經典蕈菇釜飯可選擇,值得注意的是,若兩人同桌,須點選同口味的釜飯,合併一鍋出餐。

甘物1‧獺祭冰淇淋佐甘果

只能說是令人非常驚豔的一道甜點,甚至說整套餐吃下來讓人瞬間眼睛為之一亮都不為過。

用的是店內酒單可供點選的獺祭三割九分純米大吟釀所製成的冰淇淋,綿密的奶香,隨後清酒的香氣悠然綻放,層次分明卻不衝突。

點綴其上的透明果凍同樣帶有清雅酒香,與冰淇淋相得益彰,搭配的白蘭地漬葡萄別具特色,濃郁的木桶香氣中藏著令人驚喜的爽脆口感,甚至有點類似沒有燉到太爛的白蘿蔔、還有點脆的時候那種口感,水果搭配鳳梨,解膩及平衡整體風味。

原本在菜單上看到這甜點時,還在想這會好吃嗎?會不會浪費?能保留多少酒香?沒想到一試驚為天人,先前確實嘗過其他的清酒冰淇淋,其實也很討喜,但這裡加上旁邊的清酒凍、白蘭地漬葡萄等搭配,收畫龍點睛之效,不只是單純的創新嘗試,更將清酒特色完美轉化為令人驚豔的餐後體驗,即便單點也值得一試

甘物2‧宇治金時佐日式烤年糕

紅豆湯的甜度適中,紅豆軟硬恰到好處,通常我不太喜歡紅豆湯,因為會直覺聯想到很甜,加上又是熱的,光想就覺得喉頭好像沾附一層糖水帶來的甜膩,但這碗我幾乎喝個精光。

紅豆跟抹茶搭配在一起並不少見,但好像第一次喝到直接把抹茶粉加進紅豆湯的組合,抹茶帶來清爽的感覺,意外討喜。

年糕先沾黑糖醬再裹上黃豆粉,是常見也絕不出錯的吃法,雖然烤年糕上桌時已經不溫熱,但並沒有扣分太多。

開幕款待‧鱈場蟹腳

台北南京東店轉型為日本料理的開幕慶活動,2024年12月31日前用餐,點選兩客套餐,並在社群媒體上打卡,就能免費品嚐價值$799+10%的鱈場蟹腳。

雖然是贈品,但份量一點也不小氣,蟹肉鮮甜多汁,還帶著微微的炭烤風味,對比先前初次到大阪旅遊吃到乾柴的蟹腳,這次的烤鱈場蟹腳算是非常令人滿意的。

當然,能免費享用或許也在心理層面上增添些許美味程度。

藝奇日本料理餐酒搭

飲酒過量,有害(礙)健康

藝奇日本料理提供清酒、葡萄酒,以及無酒精的軟性飲料可供點選。

日本盛 JAPAN SODA 氣泡清酒 $200

清爽、微微的花果香,配上強烈的碳酸感,口感清爽暢快,餘韻乾淨。

強烈碳酸感加上7%的低酒精濃度,很容易讓人誤以為真的在喝汽水,不知不覺咕嚕咕嚕喝光,呼應了JAPAN SODA的命名,除了爽口易飲,搭餐也非常適合,一杯從頭搭到尾完全沒問題

雖然餐廳會以玻璃杯侍酒,但他原先的包裝也值得一提,剛好的180ml也就是一合的鋁罐包裝,具備優異的遮光性與氣密性,因為鋁罐導熱快,如果夏天想要喝上一杯冰涼暢快的氣泡清酒,就算來不及事先放冰箱,使用冰桶也能快速得到一瓶冰涼氣泡清酒。

瓶口直徑設計為38毫米的廣口瓶,讓香氣能在開瓶瞬間充分釋放,容量設計成一合180ml,自己一個人也可以輕鬆享受,符合這款清酒推出的目的,希望人們能在日常生活中,以更輕鬆隨意的方式享受清酒

喜歡清酒,但又覺得在家喝一整支壓力很大的人,甚至在一些不適合開整支清酒的場合,堪稱是萬用酒。

由於我對碳酸感情有獨鍾,掛在嘴上的名言是,有碳酸感就先給八十分,意外在這裡遇到這款日本盛JAPAN SODA氣泡清酒,只能說是相見恨晚。

同系列還有另一款柚子口味,雖然餐廳沒有販售、沒辦法先試過味道,但原味的已有這番表現,柚子口味想必不會差到哪,意圖使人買一箱來屯在家裡。

藝奇日本料理心得

王品對我們這一輩人來說,始終是大餐的代名詞,承載著許多重要的節日、特別的用餐記憶。雖然出社會後接觸了更多高價精緻的餐廳,但提到王品,總能喚起某種熟悉的情感連結。

還記得以前在藝奇吃過岩板燒,因為當時忙著和人爭吵,幾乎忘記食物的味道,那次的體驗總覺得對不起廚師的用心,而這次回訪,既是彌補當時的不愉快,也算是對那次用餐、對食物的不夠尊重有些心理補償。

這次的用餐經驗,看到藝奇用心迎合市場需求的努力,從岩板燒轉型到全日本料理的創新,王品集團餐廳的穩定性令人放心,但菜色更新稍慢也是一個期待改進的地方,希望未來能看到更多驚喜的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