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le d’Antoine安東法式料理】鱈場蟹與松葉蟹的雙蟹宴,私人包廂吃法餐,帝王蟹的故事,威靈頓牛排跟羅西尼牛排身世解密

先前在辰壽司的大閘蟹檔期,沒有特別品嘗到大閘蟹宴,雖然不到輾轉難眠,但總心裡覺得有點遺憾,不過秋冬品蟹好時節,要吃蟹不怕沒機會,吃蟹的機會留給Salle d’Antoine安東法式料理的雙蟹宴實現,鱈場蟹跟松葉蟹雙享受,至於大閘蟹季節已過,若明年有緣、再赴辰壽司品嘗了。

Salle d'Antoine安東法式料理好吃嗎?

沿襲海峽會的高規格隱私規劃,Salle d’Antoine安東法式料理是有開放式用餐區的,就跟大部分的餐廳一樣一桌一桌,但如果講究隱私,希望移到包廂內用餐也沒問題,在私人包廂裡面吃法國料理,聽起來很不錯吧。

繼海峽會涮涮鍋、辰壽司後,把Salle d’Antoine安東法式料理也補齊了,即使命名為法國料理,但多數菜色多少融入了中菜的影子,無論是手法、還是口味,相較正統的法餐,應該比較能為台灣人所接受。

Salle d'Antoine安東法式料理訂位、交通

Salle d’Antoine安東法式料理使用電話訂位

搭捷運的話,可以搭到
台北小巨蛋捷運站1號出口走500公尺

【點我打開Google Maps】

台北市松山區敦化北路167號B1,宏國大樓
02 7707 6789

Salle d'Antoine安東法式料理價格

Salle d’Antoine安東法式料理供餐方式為每人一份套餐,兒童跟素食者也有專屬套餐可以點選,特殊食材盛產時節、或者節慶時,也會推出各種期間限定的套餐。

兒童套餐 NT$2,500
素食套餐 NT$3,500
午間套餐 NT$2,500起

主廚精選套餐 NT$3,500
主廚精選套餐 NT$4,600
主廚精選套餐 NT$6,000

雙蟹宴套餐 NT$7,000
聖誕饗宴 NT$5,200~6,000

詳細菜單內容可上官網查閱。

Salle d'Antoine安東法式料理菜單

Salle d'Antoine安東法式料理

海峽會Salle d’Antoine安東法式料理這回期間限定的雙蟹宴,以鱈場蟹松葉蟹為主角,鱈場蟹有個我們更熟悉的名字,叫做帝王蟹。

上一回能如此豪邁大啖帝王蟹是在吃川郎活蟹海鮮料理的時候,不過比起川郎的豪邁,Salle d’Antoine安東法式料理以更為細緻優雅地呈現方法,也是不同的體驗。

不是要刻意戰南北,但連帝王蟹都可以大致被分成北方帝王蟹跟南方帝王蟹,常聽到的美國阿拉斯加帝王蟹、俄羅斯帝王蟹、挪威帝王蟹、日本北海道帝王蟹等等,指的多是北方帝王蟹,捕抓的種類包含紅帝王蟹、藍帝王蟹、金棕色帝王蟹,其中又以紅帝王蟹為最大宗,而南方帝王蟹通常指的是智利帝王蟹。

有趣的是,這些帝王蟹不只分南北,甚至還真的是不同種的生物,同樣屬於節肢動物門-甲殼亞門-軟甲綱-十足-抱卵亞目-石蟹科,但北方帝王蟹屬於擬石蟹屬,南方帝王蟹則是石蟹屬,重點是,他們跟寄居蟹的血緣關係比較接近、而非螃蟹。

北方帝王蟹:堪察加擬石蟹(Paralithodes camtschaticus)
南方帝王蟹:巴塔哥尼亞帝王蟹(Lithodes santolla)

為了想認真探究這些帝王蟹到底差別在哪,不小心陷入的生物課漩渦,但或許對饕客而言,能搞清楚吃進嘴裡的到底是什麼蟹、買的時候怎樣不會被騙,可能還比較實際。

通常南方帝王蟹、也就是智利帝王蟹,殼上的刺會比北方帝王蟹更尖銳、更長,且更常用熟凍的方式販售、價格較便宜,也就是說,如果看到帝王蟹價格非常便宜,可以仔細觀察,牠的刺通常是又尖又長的,品名照理來說應該要標示熟凍的智利帝王蟹,肉質比較鬆散,但價格會比生凍帝王蟹便宜許多,當然智利帝王蟹也有生凍的,但為數較少,生凍帝王蟹大多是北方帝王蟹,價格較高。

這一篇我想多寫一點有關北方帝王蟹的故事。

帝王蟹被以帝王為名實在再合適不過,不僅外表霸氣如同帝王、價格也貴得像帝王,甚至在某些海域,也像帝王一樣橫行霸道。

帝王蟹對現在的我們而言,是不可多得的美食,但是對挪威旁的巴倫支海而言,帝王蟹卻曾經是恐怖的入侵者。1960年代,蘇聯科學家放了一些帝王蟹樣本到俄羅斯水域裡,沒想到這支帝王蟹大軍,居然沿著海岸往西行軍,爬進巴倫支海。

帝王蟹在巴倫支海簡直處於無政府狀態,原先在北太平洋還有像是北太平洋巨型章魚這類的天敵,但到了巴倫支海,因為沒有天敵、加上超強繁殖力,小帝王蟹的存活率極高,所到之處如巨人大軍來襲、踩平大地,排擠了其他海底生物的生存空間,使這片海域碰上前所未有的生態浩劫。

比圭內斯是挪威的一個小漁村,設有一些漁產加工廠,讓居民能夠賴以為生,帝王蟹的入侵對他們而言絕對是噩夢一場,勉強撐到了1980年代,又遇上漁夫們把能捕撈到的少少漁獲、送到其他地方加工廠去,導致比圭內斯經濟雪上加霜,最終連漁產加工廠都關門大吉。

當不少比圭內斯人決定搬離這裡、到他處覓生計時,有人開始捕撈帝王蟹,這才發現,當初的邪惡入侵者,不只能賣錢、還能賣很多錢,將比圭內斯從凋零邊緣給救回,仇人與恩人,只有一線之隔。

物以稀為貴是不變的真理,儘管海底的帝王蟹這麼多,但捕撈帝王蟹的成本、危險性極高,有趣的是,新聞報導、網路資料的似乎出處是同一份,大致上的內容是,美國阿拉斯加政府只允許每年的10月到隔年的1月份之間可以捕蟹,但捕蟹人大多會在10月、11月時出海一趟,就把捕蟹限額撈好撈滿,一年只要出海捕蟹五天,就能賺進新台幣三百多萬,但在這五天之中,每天要工作21小時,且有很大的機率回不來,風險包含海上作業本身就很危險,加上捕蟹季時氣溫極低,船殼容易結冰導致翻覆,低溫下疲勞工作也容易讓捕蟹人跌倒受傷、甚至落海溺水死亡,就算回得來也肯定是遍體麟傷。

在川郎活蟹海鮮料理那篇提到,受到烏俄戰爭的影響,帝王蟹的價格變貴,戰爭對帝王蟹造成影響的,還包含挪威捕蟹人的意外發財,過去俄羅斯人與挪威人共同競爭歐洲帝王蟹市場,不過烏俄戰爭後、俄羅斯遭到制裁,帝王蟹無法賣到歐洲去,如今暫時要算是挪威人的獨家生意了。

但實在很不好意思哪,寫了這麼多圍繞在挪威、美國阿拉斯加、俄羅斯的帝王蟹,可Salle d’Antoine安東法式料理用的是日本北海道的帝王蟹以及松葉蟹就是了,這裡帝王蟹佔太多篇幅了,松葉蟹有機會再寫好了。

儘管我比較常說帝王蟹,但希望以原本的菜單名呈現,以下還是以鱈場蟹稱呼。

麵包 松露奶油

Salle d’Antoine安東法式料理的餐前麵包是餐廳自製的小圓法,搭配鹽味及松露味兩款不同的奶油可以搭配,麵包頗為鬆軟有嚼勁,是美味的餐前麵包。

綠竹筍 黑鮪魚 蛋沙拉 魚子醬

主廚招待的開胃小點,綠竹筍切丁製成的沙拉小塔,搭配上黑鮪魚加上蛋沙拉製成的小脆點,最後用魚子醬點綴。

竹筍本身沒味道,但可以帶來脆脆的口感,塔皮像餅乾,同樣都是脆口,但卻是不同層次的口感,同時還散發淡淡的松露香氣,讓人想趕快吃下一道。

黑鮪魚的小脆點非常驚為天人,形式有點像是迷你的馬蹄條,外層的脆衣非常薄脆、但不油膩,蛋沙拉跟黑鮪魚先帶來鮮香口感,搭配上一點點魚子醬,整體越嚼越香,非常好吃,是很成功的開胃菜。

鱈場蟹 魚子醬 酪梨 甜菜

以鱈場蟹為主體,最底層是自製番茄醬汁,夾入酪梨泥,將日本北海道鱈場蟹以水蒸的方式保留肉質鮮甜,最上方以Oscietra魚子醬點綴,最外圈以甜菜根、羅勒油增添香氣。

這道以日本北海道鱈場蟹為主體,份量給的很有誠意,搭配酪梨泥是以前沒想過的做法,濃郁的酪梨泥與清爽的水蒸蟹肉,意外地十分適合。

松葉蟹 巴西蘑菇澄清湯

將烤過的蟹殼、巴西蘑菇、季節時蔬熬製12個小時,第二天加入鮮蝦、魚肉、蟹肉、紅酒白蘭地再熬製8小時,最後以蛋白澄清,湯鮮味美,搭配松葉蟹、法國黃蘑菇、大薏仁、豌豆呈現上桌。

這道湯品無疑是整套菜單中,我最喜歡的一道,直到現在寫文章時,唇舌之間彷彿還能感受到湯汁的鮮甜,無論是松葉蟹、還是巴西蘑菇,最令人著迷的就是其鮮味,也就是這幾年常被拿出來寫的umami,胺基酸所帶來的鮮香,即使只當作調味料都能替料理增色不少,更別說直接成為料理主體。

湯汁中加入大薏仁做為配料也是非常聰明的做法,華麗精美的湯汁,搭配上樸實無華的大薏仁,讓原本直衝腦門的鮮有個緩衝的機會,以豌豆跟番茄做配色,也讓整道湯看起來顏色更均衡。

嫩燜南非鮑魚 比利時菊苣 櫛瓜 紅胡椒

將南非鮑魚以低溫烹調的方式料理,再以自製滷汁燉煮2小時,使鮑魚肉質更為軟嫩,搭配比利時菊苣、風乾蕃茄、日本櫛瓜,接著以花椰菜泥、豌豆泥點綴,最後以紅、黑、綠、白胡椒四種胡椒熬製成醬汁,散發迷人香氣。

鮑魚口感非常恰到好處,既不會太軟爛、也不會堅韌到難以咀嚼,且燉煮的十分入味。鮑魚的鮮美搭配樸實的花椰菜跟豌豆泥,尤其豌豆泥因為風味比花椰菜泥更為突出,適配性更高。

四種胡椒的搭配為整道菜增色不少,利用醬汁而非灑粉的方式,讓胡椒香氣更均勻與食材混合,越嚼越香,這樣的料理方式讓我想到台菜,但有別於台菜多用蠔油醬汁,吃起來比較甜,使用胡椒醬汁的做法我更喜歡。

鱈場蟹 海膽 蛋乳凍

以絲滑順口的蒸蛋為底,搭配鱈場蟹、日本馬糞海膽、鮭魚卵、魚子醬,以蝦夷蔥點綴,並搭配法國大蔥蟹肉醬汁。

私心猜想是為了銜接下一道天婦羅,所以用清爽的蒸蛋作為預備,蛋體清爽但香氣濃郁,搭配視覺效果滿分的華麗食材,小小的缺憾是蟹肉中有一些小碎殼,不過手工處理,或許也是難免。

鱈場蟹松葉蟹天婦羅 塔塔醬

以鱈場蟹、松葉蟹蟹腿並陳的雙蟹天婦羅,帶殼的是松葉蟹腿,較粗的是鱈場蟹腿,搭配綠蘆筍、菌菇製作成的天婦羅,搭配師傅自製塔塔醬、並以咖哩香料粉提味。

雖然大概知道鱈場蟹跟松葉蟹的肉質吃起來會有些差異,但平常還真的沒有太多機會可以同時吃到、做比較。我個人偏愛蟹腿勝過蟹身,鱈場蟹的蟹腿比較有份量、口感更有彈性,松葉蟹則是比較細緻,每款蟹腿各給兩支,總共四支,對我來說份量算多,十分奢侈的吃法。

法式蟹肉蠔油排翅

使用法式料理手法呈現,排翅經過高湯煨煮,淋上雞高湯、蠔油、香菜、法國奶油、白酒熬煮成的醬汁提味,最後加上檸檬汁。

由於近年來環保團體、學者、疾呼拒吃魚翅運動,連帶不少名人也加入連署,使食用魚翅者面臨某些社會壓力、進而減少需求,或轉為地下。

魚翅需求產生的後果包含過度捕撈導致保育類鯊魚瀕臨滅絕,更殘忍的是割下魚翅後將鯊魚丟回海中任憑其自生自滅。

老實說我在寫這段的時候覺得有點心虛、罪惡感,因為你問我魚翅好不好吃,我覺得很好吃,但知道它的取得方式後,任誰都會於心不忍,不是不忍於鯊魚的死亡,是比這更慘的生不如死。

就我個人而言,不是對於殺生取得食物這件事情有意見,畢竟連單純的素食者,都是殺了植物的生、換取自己的存活,在自然界裡,只要想活下去,任誰都逃不過食物鏈的安排。

小時候看過一本港式煲湯書,裡面提到,佛教中有所謂三淨肉的說法,包含不吃自己動手殺得來的肉、不吃教唆他人殺來給自己的肉、不吃聽到屠宰過程的肉,同時也包含,這動物本不該死,但為我而死所得來的肉,所以包含去海鮮餐廳,指著游來游去的魚說我要這尾、或者朋友為了宴請你,特地殺雞宰牛這類,皆不可食。

寫到這領域大概滿容易引起一些紛爭,畢竟聽起來有點像是愛吃又不敢吃、給自己找很多理由,但所有規定皆有其存在道理跟原因,就如同大家會吃魚翅,也有其背景。

有需求才會有捕殺,比起單純說鯊魚好可憐而呼籲拒吃,我們可以思考,為什麼魚翅在華人餐桌上特別受歡迎?

鯊魚被視為身分地位的象徵,與熊掌這類食材相似,並非因為它很有營養而成了高貴食材,單純就是它稀少價高、代表榮華富貴,與華人社會喜愛彰顯身份地位性格不謀而合。

當然也有人單純是覺得它好吃,這比較好解決,市面上有許多仿魚翅商品,很多甚至做到真假難辨,這是難得我覺得假貨比真貨好的時刻。

感到愧疚的是,雖然事先看過菜單,但只注意到要吃雙蟹宴,沒好好看過每一道菜色,或許我可以建議幫我把排翅換成仿魚翅,或者任何口感相似的替代品,長久一來,市場自然會因為顧客提出不想吃魚翅的要求、而減少對魚翅的需求,而非只是一味打壓、譴責吃魚翅的人,這恐怕只會讓吃魚翅的人,轉為地下而已。

撇開食材、回歸料理本身,我非常喜歡這道菜的手法,整道料理用法式呈現,但仍隱含中式料理精神,在極為鮮美、濃郁的湯汁中,利用檸檬汁帶出一點酸度,如同中式料理使用烏醋加入羹湯中提味的手法,比例抓得非常好、畫龍點睛,最後尾韻還有西式料理中使用的焦化奶油風味,非常令人驚豔。

若要更加符合雙蟹宴,或許還可以加一點蟹肉絲,由於湯頭非常鮮美,如果加入一點竹筍絲增添口感,可以讓這樣的鮮美不會衝過頭,風味、口感更為平衡。

當然,若將主食材更換成仿魚翅,直接亮在菜單上,會非常非常加分。

安東特製沙碧

紅橙口味的sorbet,常用來作為主餐前的清口飲品,上面還有一小條柚子果皮裝飾。

威靈頓牛排

使用美國Prime等級的菲力牛排,也就是美國農業部將牛肉分八個等級中、最高等級的。

牛排以自製酥皮包裹進清炒菠菜、蘑菇醬進行爐烤,搭配松露醬汁。

如此熟悉的菜色,卻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啊,原來是鵝肝,但一方面我並不喜歡鵝肝,包含味道及取得方式,因此我不是很在意,但主廚的想法是,希望讓這道牛排料理可以更加清爽。

書寫這道菜的時候,我才突然想到我一直覺得疑惑的點在哪,我在其他地方看到這道菜,一樣是拿酥皮包裹菲力牛排,要加點蕈菇類的醬汁跟鵝肝,但當時看到叫做羅西尼牛排,這到底是不同稱呼,還是根本不是同一道菜?

答案揭曉,即使呈現的方法非常類似,但在法式餐廳,它應該叫做羅西尼牛排Rossini,英式料理中才稱呼它為威靈頓牛排Beef Wellington,且明明看起來是同樣的料理,名稱的不同、對法國人來說,意義卻完全不同。

威靈頓牛排的來源,據說是1815年,為了慶祝英國的威靈頓將軍在滑鐵盧之役打敗法國的拿破崙,把酥皮包裹牛排,象徵吃掉法國;而羅西尼牛排,則是十九世紀一名義大利音樂家羅西尼,利用鵝肝、黑松露、魚子醬這三大法國名物所創作出的料理,而後正統法國的羅西尼牛排,更如同產區規定般,一定要放鵝肝跟黑松露兩種食材,才可以掛名羅西尼,相關的歷史介紹,可以參考這篇文章,我覺得寫得非常詳盡。

由於這回在Salle d’Antoine安東法式料理吃到的這道牛排並沒有加入鵝肝,若嚴格按照規定也不能叫羅西尼牛排,但不過法式餐廳寫威靈頓牛排不知道會不會讓法國人不開心,不過這畢竟是在台灣供應的料理,或許也不必如此苛責,倒是覺得可以在說菜時加入小故事,會滿有趣的。

法國水蜜桃 香草冰淇淋 世界冠軍興波咖啡 伯爵茶 檸檬小塔 杏仁瓦片​

法國進口的蜜漬蜜桃淋上野莓醬汁、綜合莓果,搭配奶油餅乾。

頗具巧思的作法,雖然是蜜桃,但淋上紅色醬汁、再用綠葉點綴,看起來像極了紅蘋果,雖然是蜜漬,但對我來說酸度夠,是一道外觀好看,滋味也不錯的甜點。

Salle d'Antoine安東法式料理心得

我對蟹類水產的情感有些複雜,因為某些時候我吃螃蟹會過敏,但又鍾愛蟹肉迷人的香氣跟口感,吃的量既不能太多,怕過敏發作、也怕膩到怕,那只能少一點吧,只不過太少又讓人念念不忘。

這是我少數有機會能同時品嘗到鱈場蟹跟松葉蟹,總算可以好好理出兩者差別,否則對過去的我而言,都是蟹而已。甚至鑽牛角尖不小心落入帝王蟹的生物漩渦,到底它是哪種品種的帝王蟹有這麼重要,但這就是有趣的地方,看到了一項新事物,然後學習到更多。

儘管書寫過程中,回憶起有些對鯊魚愧疚的地方,不過我想人生就是這樣吧,我遇到了一些事、使我能意識到,並且從中得到一點新的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