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鮨佐樂】變態壽司、融化壽司當家的無菜單日料,初嘗香箱蟹

去年初開刀住院時,因為怕無聊帶了筆電入院,結果查著查著,列出一大張日料omakase清單,鰭佐樂就是當時被列入的其中一家。

當時列清單時沒寫備註,敘明為什麼想去吃,這次有機會去吃,依舊想不起當初到底是基於哪個理由把它列入清單,這樣反而也不錯,沒有先入為主的想法、沒有預先設想的立場,用開放的心去享用。

用餐完畢回來寫文章時,才去搜尋有關鰭佐樂的食記,發現是藝人常出現的愛店,這回用餐,沒有藝人、小傑師父也不在,所以完完全全可以撇除這兩個大家可能會想前往的點,單純就餐廳、食物來切入,心得可以更加公正客觀。

只不過,假使上述兩者也是餐廳靈魂之一,缺少了他們,鰭佐樂還能是鰭佐樂嗎?會不會也是影響心得的一個環節?

鮨佐樂好吃嗎?

就食材、烹調手法,鰭佐樂絕對可以稱上是好吃的日料,如果不考慮價格,是很棒的omakase日料餐廳。

但就客單價而言,一餐$6000+10%的價位,我會覺得理當該有這樣的表現,並沒有特別意外之處。

所以如果只是問好不好吃,我會說很好吃,食材用的很不錯、調味也喜歡,這次是第一次吃到香箱蟹,料理手法讓人印象深刻,雖然在裡面吃到蟹殼,會覺得這不是該在這裡發生的事情就是了。

板前兩位師傅應對有禮、會適當跟客人互動,不會一直找人聊天、也不會一句話都不聊,拿捏得還不錯。

唯一讓人比較不舒服的是外場人員的服務,因為吃飯速度堪比數飯粒,外場人員不斷想把正在吃、還沒吃完的料理收走,讓人感到有壓力,後續並沒有其他候位的客人,不太確定這樣做的用意為何。

之前聽過有些比較嚴格的日料師傅會為了料理賞味時限,客人沒馬上吃掉就會立刻收走。

外場人員是否為這樣的用意不得而知,可以理解每一位師傅不同的堅持,但倘若真有這樣的要求,會比較適合完全專注品嘗料理的饕客前來享用,若是聚餐性質,應考慮是否有更適合的餐廳。

鮨佐樂訂位、交通

鮨佐樂使用inline系統訂位,每位會先用匯款的方式,收訂金$3000元,結帳時會直接扣掉,無法現場一次結帳然後退訂金,如果希望累積信用卡消費回饋或點數,是有點可惜。

搭捷運的話,可以搭到
大安捷運站6號出口走400公尺

【點我打開Google Maps】
台北市大安區大安路一段192號
02 2704 8200

鮨佐樂價格

午餐提供三種價位餐點
$3500
$5500:含店招牌三貫
$8000:海膽品項較多

晚餐提供三種價位餐點
$4000
$6000:含店招牌三貫
$8000:海膽品項較多

不同價位菜色道數一樣多,只有食材等級不同而已。

自帶酒水,開瓶費$500/瓶。

鮨佐樂菜單

石斑魚 水菜 冬筍

暖心暖胃的湯品,石斑魚肉質緊緻有彈性,搭配水菜跟冬筍一起享用,金桔切成的薄片增添柑橘類香氣,讓清湯滋味更豐富,美好的開始。

北海道香箱蟹 柴魚醋凍

讓人魂牽夢縈的一道料理,這是我第一次吃到來自北海道的香箱蟹。

香箱蟹就是母的松葉蟹,儘管松葉蟹本身價格就不斐,但因為母的松葉蟹只有每年的11月到隔年的1月份才開放捕蟹,因此價格更高。

咖啡色的是蟹子,吃起來粒粒分明、口感十足,如果說食物會讓人感動,吃到這口的時候那種心情大概就非常接近了。

黃橘色的是蟹膏,鮮甜濃郁,不帶一絲腥味,最上頭搭配的半透明醋凍,是店家用柴魚高湯製作的,非常提味,組合起來簡直完美。

師傅說,蟹子可比喻為珍珠,蟹膏可比喻為黃金,這道料理即是將金銀珠寶都裝進一個盒子裡,就像是女生的珠寶盒一樣,非常美麗的比喻。

這道榮登當日最喜歡的一道,但非常可惜的是底下的蟹肉中有沒挑乾淨的蟹殼,雖然可以理解這是難免,但仍會覺得這是不該在這樣等級的日料店中發生,有些遺憾。

鰆魚 洋蔥

鰆魚也就是我們說的土魠魚,表皮經過些微炙燒,不只有口感,也有香氣,搭配醬油醃漬過的洋蔥,魚肉的油脂與細嫩肉質,吃起來軟嫩,整體非常清爽,也是當天我很喜歡的一道。

北海道生干貝 磯煮鮑魚 銀杏果

北海道的生鮮干貝,外層裹上烏魚子的粉末,這樣的做法似乎現在越來越流行。黃綠色是來自愛知縣銀杏,吃起來仍帶有銀杏本來該有的苦味,但對我來說並不礙事。

先品嘗銀杏後,才吃磯煮鮑魚,搭配鮑魚肝醬,怕腥味的人可能還是會覺得帶一點海鮮腥味,主要來自那個醬汁,但我自己覺得還可以接受,鮑魚本身就沒甚麼腥味,較多的是鮮味,煮的頗入味,我滿喜歡的。

松葉蟹最中餅

糯米做成的最中餅殼,夾入松葉蟹肉、包裹糖心蛋黃作成的松葉蟹球。糖心蛋黃製作費工費時,得花上三天才能製作完成。

最底下鋪上的是柚子柿餅,綠色的則是吃鰻魚飯時常搭配的山椒葉,只不過吃鰻魚飯時大多是搭配乾燥的山椒葉粉,而這是新鮮的,最上層用松葉蟹膏點綴。

一口咬下,所有食材混和均勻,糖心蛋黃熟度恰到好處,由外至內都是均勻的晶透黏牙感。

這裡有個有趣的小插曲,我頗喜歡這道料理,更認真的嚼了幾下,發現蛋黃有個特殊香氣,想了一下,應該是紹興,詢問服務人員,她笑著要我問師傅,沒想到還真的是!師傅還轉過頭去跟另外一位師傅說我吃到這個味道的事情,看到兩位師傅好像覺得很驚喜,我也覺得很開心,似乎有種得到認證的感覺(笑)

即便我很喜歡這道,但柚子柿餅夾在中間甜甜的,我不是很喜歡,如果重來一次,我應該會想要挑出來,單獨吃掉。

青森大間 黑鮪魚

青森大間產的黑鮪魚,師傅驕傲的說,大間的鮪魚是全世界最好的黑鮪魚,還會提供這尾魚的「護照卡」供參考,像是這尾黑鮪魚,就記載是使用延繩釣的方式,捕撈上岸時,體重是220.6公斤。

油脂分布均勻細膩,肉質柔軟、入口即化,好吃的黑鮪魚大概就是這個樣子了。

靜岡 金目鯛

來自靜岡的金目鯛,最上層以柚子胡椒點綴,肉質細膩柔軟,也是我很喜歡的一道。

干貝真丈 葡萄蝦 茗荷 山茼蒿

新鮮干貝打成泥做成干貝真丈,搭配來自宜蘭的葡萄蝦,搭配茗荷與山茼蒿。

茗荷是日式料理中比較容易出現的辛香菜,這是我第一次知道它真正的名字,比較常見的名字是蘘(ㄖㄤˊ)荷、日本生薑,吃起來不會辣,但確實帶點特殊辛香料的味道。

札幌 海膽

軍艦壽司,上頭放上來自日本札幌的海膽,份量給的滿多的,不過我對海膽沒有太多研究,只要沒藥水味、沒有砂土,基本上對我而言就算是不錯的海膽了。

招待:北海道 赤貝

切花很美,但還沒入口就覺得有點不妙,或許是樣子有點像未料理前的雞胗,讓人覺得這北海道赤貝長得一臉很腥的樣子。

入口後果然非常不妙,腥味直接衝上來,口感又脆脆的,集所有我不敢吃的海鮮特徵於一身,沒嚼幾口就應是趕快吞下,多喝幾口茶。

我不確定北海道赤貝是不是吃起來本來就是這個樣子,如果是的話,這會跟生蠔一樣,成為我此生無緣的食物之一。

北海道沙丁魚

切花、刀工非常美的北海道沙丁魚,魚肉非常軟嫩,帶有我喜歡的鮮酸味,帶有一點薑末除腥、提味,是我很喜歡的一道。

炭烤日本章魚 鍋巴 檸檬泡泡 韓式味噌醬

冬季的喜知次油脂豐富,顏色是討喜的寶石紅,所以被認為是很有喜氣的魚類,與河豚、鮟鱇魚齊名,並稱日本三大名魚之一。

搭配蘿蔔泥,增添清爽感,據師傅所述,喜知次有50%都是油脂,但吃起來極為細嫩柔軟,不會讓人感到油膩,豐富的魚油,讓人覺得吃了都要變聰明了。

搭配山椒、檸檬,更添清爽感,如果每餐都能吃上這麼一小塊魚肉,也算是心滿意足。

北海道北寄貝唇

串烤的北海道北寄貝的干貝唇,上面撒上七味粉調味,口感頗具嚼勁,也沒有腥味,簡單的小品。

蔥花鮪魚卷 大腹 中腹 赤身

一塊壽司卷裡能同時吃到鮪魚三種部位,從油嫩的大腹、適中的中腹、再到清爽的赤身,中間的細蔥段讓整體更為清爽一些。

猜測這道可能是讓食量較大的人,能更添飽足感些,但小鳥胃如我,吃到這道時已經有點飽到天靈蓋了,此時來這一道真是讓人不知該開心還是難過。

開心的點是當然是很好吃,難過的是已經很飽了,不吃下去很可惜,吃下去又油郁到有點反胃,倘若可以選擇,提早上陣,替換掉前面幾道該有多好。

招牌:變態壽司

變態壽司是鰭佐樂的招牌壽司之一,醋飯放上鮪魚大腹,依序再疊上海膽、魚子醬,集日料中奢華高檔食材於一身。

印象中在其他日料也吃過類似的組合,但取了名字、又變成必吃招牌的,大概是在鰭佐樂才有,確實是很浮誇的組合。

但跟前一道有類似的問題,因為到後期已經飽到不行,來了個這麼高檔奢華、不吃不行、吃了又無福消受的一道,該說是幸福還是不幸?加上食材的味道都是比較濃厚的,讓人心裡實在是百感交集。

招牌:融化壽司

鰭佐樂的招牌之二,融化壽司,這是唯一一道師傅會親自交到你手上的壽司,好像是老爸把女兒的手交到女婿手上一樣,或許這樣的方式能讓客人感受到「融化」的精神。

比目魚鰭邊肉絕對是不必多說的油脂噴發,搭配上星鰻,照理說這種油脂量應該要多過前兩道,但或許是調味較重、且是熟食的緣故,吃起來竟然比較沒那麼油膩,但如果能往前面幾道挪移,仍會更好。

江戶前玉子燒 海膽

餐後甜點原本是一塊單純的江戶前玉子燒,但因為吃出糖心蛋裡面有紹興,師傅另外給了小招待,除了升級成兩塊玉子燒外,還額外給了不少海膽,跟聖誕節裝飾,非常有心。

比起傳統那種像蛋捲一樣甜甜的玉子燒,我更喜歡這種鬆軟像是海綿蛋糕一樣的江戶前玉子燒。

使用魚肉、雞蛋,以及山藥,經過兩個小時烹製而成,滿好吃的,雖然我真的已經飽到動彈不得就是了。

赤味噌湯

飯後湯品是我最喜歡的紅味噌,比起一般的味噌更鹹一點,但很合我胃口,只是老話一句,胃容量已經極限,喝兩口便讓服務生收走了。

服務生特別強調他們的漆器也很美,故給它一張全身照。

屏東檸檬 水梨 葡萄 蜜柑 草莓乾

使用來自屏東的檸檬做成的檸檬凍,底下有新鮮的水梨、綠葡萄,和歌山的蜜柑橘,搭配草莓凍乾以及薄荷葉一起享用。

後面幾道口味都偏重,水果盤吃起來清爽,稍微解了點膩,是不錯的收尾。

鮨佐樂餐酒搭

飲酒過量,有害(礙)健康

獺祭 二割三分 發泡濁酒 聖夜限定版

來自日本山口縣旭酒造的獺祭,可說是不喝清酒的人也會聽過的高人氣酩柄,全系列只做精米步合50%以下的清酒,香氣芬芳華麗,扭轉不少人對清酒的印象。

聖誕節限定釀造二割三分氣泡酒,將山田錦精米到只剩下23%,使用跟香檳一樣的瓶內發酵法,每年只會在聖誕節前夕生產600~1000瓶,相當稀有。

氣泡綿密細緻,散發清新水果香氣,但入口卻又十分俐落,原以為會非常甜膩,但在氣泡的帶領下,竟一點也不膩口,反倒十分清爽。

原先店家提供琉璃杯,但這款非常不適合呀!幸好店裡備有玻璃杯,好多了。

鮨佐樂心得

道數給的很足,且每一道都滿好吃,唯獨招待的北海道赤貝實在太腥、吃不習慣。

如果可以,會想移除中間幾道,讓後面三道較為油郁的品項往前擺,避免後面已經吃到太撐,還得硬吞高檔美味。

整體而言,外場人員急著收盤應是最大敗筆,若真為賞味時限因素,或許可直接跟客人說明是師傅對餐點的要求,若未及時吃完會需要立刻收走,不斷急著來收盤子,讓人覺得好像趕人家快吃完回家一樣。